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涉案金额过百亿!雪松控股涉嫌集资诈骗一审开庭!

  • 财经
  • 2024-10-30 20:00:05
  • 47
摘要: 文/结构化金融【宋光辉】 曾有着“世界500强”、“广州第一民企”等名号的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松控股”)再次站到风...

文/结构化金融【宋光辉】

曾有着“世界500强”、“广州第一民企”等名号的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松控股”)再次站到风口浪尖。   

根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10月22日的公告,雪松控股及实控人张劲等19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背信运用受托财产、妨害作证一案拟于10月28日至11月2日开庭审理。

2023年5月,广州黄埔公安发布通告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对雪松控股下属的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等立案查处,主要犯罪嫌疑人张劲等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如今,雪松控股及张劲等19人站上被告席,他们最终会面临怎样的处罚结果?

1

“股神”张劲的万亿梦

张劲的雪松控股集团,是一家神奇的企业,很多人都不清楚具体做什么的,但对于广州人来说,颇具传奇色彩的张劲和他的企业并不陌生。

涉案金额过百亿!雪松控股涉嫌集资诈骗一审开庭!

张劲1971年生于广州,1989年,18岁的张劲还在深大金融系就读,与马化腾是同届校友。

就读深大期间,张劲通过炒股赚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亲身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的多次奇迹,例如深发展暴涨1000多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26岁的张劲从股市急流勇退,随后转战房地产开发,创立了君华集团,这也是雪松控股的前身。

张劲刚好赶上了中国房地产黄金发展20年,自身的实力不断膨胀。

随后张劲实行多元化发展,进入有色金属贸易、金融投资、汽车销售、大宗商品等领域。

到了2015年,张劲重组了集团整个产业版图,即由雪松控股重组了所有公司,除地产板块外,雪松布局的供通云、金融等板块亦开始被关注。

成立控股集团之后,张劲开始了扩张的步伐,不断斥资收购各种企业。张劲曾公开表示,雪松控股的目标是迈向“三个万亿”——“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万亿市值”。

1、2016年,雪松控股斥资48亿元并购上市公司齐翔腾达(维权);

2、2017年以42亿并购上市公司希努尔(已改名雪松发展);

3、2019年,以超过百亿收购中江国际信托71.3%股权,成为中江国际信托实际控制人,同年6月25日中江国际信托正式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简称雪松信托)。

到了2018年,雪松控股集团以327亿美元的营收,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填补恒大集团出走后,广州本土民营企业在该榜单上的空白,截至2021年,公司连续4年上榜,营收增至338.37亿美元。

官网显示,雪松旗下目前有五大产业,分别是大宗商品产业集团、大宗商品供应链集团、化工产业集团、产业投资集团、雪松国际信托。

但是雪松控股的财务报表从不对外披露,数千亿人民币营收背后,究竟赚了多少真金白银,外人不得而知,只能从控股的上市公司窥探一二。

2

雪松信托迷雾

光鲜的背后,雪松早已从多元化进入了“多元恶化”。

在雪松控股收购中江国际信托的时候,当时这家信托公司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很多项目都出现逾期,累计逾期金额达到数十亿。因此,这项收购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一个烫手山芋。

但是张劲就是要当“白马骑士”,邀请踩雷中江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召开恳谈会,明确表态将解决好所有的历史遗留问题。

恳谈会过后,雪松控股旋即开启了大规模风险处置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

后遗症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雪松信托在过去几年的大幅亏损,不仅如此,雪松信托的资产和风险处置工作也极大地拖累了实控人雪松控股的财务数据。

令人不解的是,雪松信托2019年完成实控人变更以来,还在不断发行新项目。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末,共计发行信托计划67只,包括长青、长泰、长盈、鑫乾、鑫坤、鑫链等系列。

进入2020年之后,雪松信托的一些项目开始出现问题,到了2020年末的时候,当时有人爆料有些信托项目已经出现兑付困难。

进入2021年之后,雪松发行项目更多,2021年,其官网上发布了160多款产品成立公告,平均一天1.4个产品。

对雪松短期内发行这么多产品,很多人都怀疑这里面有借新还旧的嫌疑,但对于大家的疑问,雪松控股一直予以否认。

然而到了2021年3月份左右,雪松控股部分产品开始出现延期支付息。

早在2020年9月,证券时报的一篇报道就揭露,近一年来,雪松信托连续发行42只“长青”系列信托计划,产品总规模超过200亿元,而底层资产宣称是对知名国企的220余亿元应收账款。

根据信托产品相关材料,这些信托产品原本是受让保理公司的应收账款。这些应收账款的最终债务人包括: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油祥龙(北京)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五矿钢铁上海有限公司等,都是信用级别较高的优质企业。有这样的信用为支持,这些信托产品的安全性无疑是不错的。

然而,事实并不是。多个“债务人”反映,根本就没有这些对外的负债。也就是说,这些应收账款涉嫌造假。信托公司以虚假的应收账款构造了信托产品,然后销售给了高净值客户等合格投资者。

信托公司购买的应收账款来自于保理公司,保理公司则是从原有的债权人受让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转让涉及多个主体,多个环节,是谁在哪个环节构造了虚假的应收账款?报道中并没有明确。然而,证券时报明确应收账款是假的,这点似乎没有问题。

据证券时报在报道中称,证券时报为了调查这些应收账款的真实情况,派出记者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奔赴贵州、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江西、海南等多省市,对债务人进行实地走访。

供应链金融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之前民生信托的一个供应链信托产品,也是应收账款涉嫌造假。信托材料中提及的债务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公司出来声明,根本不存在信托产品中所谓的应收账款。最终,民生信托将信托产品提前结束,兑付了投资者的本金。参考文章:《又见萝卜章!供应链金融为何频暴雷?》

雪松信托的案例和民生信托的案例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雪松信托的相关供应应链信托产品的规模远远超过民生信托产品的规模。前者规模是后者规模的100倍。

如些巨额的规模,要解决相关的问题,可就不像民生信托案例中那样的容易了。值得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应收账款是假的,资金就并不是购买应收账款了,那么资金实际流向哪里去了呢?有两种可能。

1、一种可能是,资金提供给了与雪松控股无关的企业。

2、另一种可能是,资金提供给了雪松控股及关联的企业。

二者必占其一。如果资金是提供给了雪松控股无关的企业,那么如何理这些事情的逻辑呢?

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信托产品真正的投向项目,有可能是涉及政策限制,比如房地产项目的前端融资,或落后产能领域的企业,等等。这些项目原本是无法通过设立信托产品进行融资的。

也有一种可能是,信托产品真正的借款人的信用不如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信用,如果直接以其自身的信用进行融资,很难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而且成本也会高出一大截。

另外一种可能则更加吓人,就是这些信托产品的资金最终都流向了与雪松控股相关的企业。这种模式和当初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假标进行“自融”非常相似。由于金融机构是融资用于关联企业,金融企业家对实体企业家的制约,其中隐含巨大的风险。

雪松控股近两年花了大价钱才将中江信托买过来的并且改名为雪松信托。除了购买信托公司股权支付了巨款之外,雪松控股还承诺兑付中江信托之前历史遗留的一些问题项目。这些问题项目,也是要花不少钱的。

由于国内近年来金融监管加强,信托开展业务受到限制,信托牌照出价值贬值的趋势。雪松以如此高的代价,获得牌照,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商业逻辑。

作者怎么感觉雪松控股,这些事件做的有点时机不对。

另外,雪松控股部分项目也跟华夏地产有很大的关系,而2021年华夏幸福出现了债务爆雷,整个2021年预计亏损490亿。

如今看来,雪松控股的爆雷是一场早就注定的结局。

发表评论